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迎来送往,富凯大厦迎来证监会第九任主席,易会满。
这位1964年出生的“老银行人”在金融系统最受专注的监管岗位上华丽转身,迎接他的是拥有1.4亿股民、3000多家上市公司、各类市场中介机构的A股市场,担子不轻任务不少,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要做好科创板落地、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交易监管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市场期待着他的首次亮相,也期待着他全新的资本市场监管理念。万众瞩目的新主席上任,会给2019年的A股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新官上任
易会满的“三把火”如何烧?
2019年春节来临前的一周,资本市场发生人事巨震,国务院决定,任命易会满同志为中国证监会主席,免去刘士余同志的中国证监会主席职务。原工行董事长易会满自此正式成为第九任证监会主席。
证监会主席无固定任期,一般两到三年证监会要换帅一次。新官上任三把火,证监会新主席上任后一般不会搞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更加雷厉风行的落实既定政策,或是更加高效的贯彻中央政策方针。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表示,易会满上任或许先来这“三把火”:
第一把火:稳金融
一位在银行系统深耕了34年的银行家履任证监会主席。让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一个“稳”字。
易会满在工商银行(5.530, 0.03, 0.55%)从基层一路做到董事长。银行体系内,无论是运营银行资产还是运营自己的职业生涯,核心思路都是控风险。易会满在工行任高层期间,最大的政绩就是降低工行不良率,工行三年间处置了约6000亿的不良资产。
国务院选择了易会满,实则是将稳金融的重任交给了他。上届主席刘士余在稳金融上也煞费苦心,但其更多的是从“铲邪”入手,痛批敌意收购,打压忽悠式重组,刘士余意在清除市场乱象。而来自工行的易会满很可能以“扶正”的方式稳金融。即确保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并利用其重要角色与功能,化解金融体系中股权质押、债券违约等潜在风险。
第二把火:疏通融资渠道
证券市场终究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只稳还不够,要对提振经济有所贡献。
易会满曾经提及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他认为融资难,难在融资渠道少,发债发股等直接融资手段存在障碍。融资贵,贵在社会融资渠道成本高企,抬高了民营企业债务成本。
此次易会满离开银行体系来到证监会,从管间接融资到管直接融资,势必会致力于打通民营企业融资障碍,在新股发行、并购重组、再融资制度等方面或许会有新的建树。
第三把火:科创板
科创板的推出实则也是在疏通融资渠道,但作为注册制的首次尝试,作为中国新经济的创新融资市场,这项任务对于易会满而言可谓艰巨而重大。
2019年或将成为科创板元年,证监会在这个节点换帅也侧面体现了设立科创板的重要性。预计科创板相关工作会加速推进,无论是规格还是规模都值得期待。科创板推出后的共振效应也有望激发A股市场的活力。
综上,新主席上任,将严控系统性风险,疏通直接融资渠道,加速科创板落地。无论如何,市场都将给予新主席更多的期待,对于未来,将变得更加乐观。
对资本市场,他这么看
市场都在期待着易会满的首秀,他对资本市场曾有过公开表态。
谈及银行股估值时,易会满表示,“整个中国银行(3.650, 0.04, 1.11%)业的经营情况,在全球来看都比较好,我们做董事长的,也非常关注每一年、每一个季度的经营指标。需要客观、理性地看待银行业,更需要用战略的、宏观的思维来看待银行业,还需要善于把握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规律。”
对于如何对银行估值,易会满认为应当从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要全面客观地判断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跟发展预期,“尽管有挑战,但中国经济在全球增长势头最快之一的大趋势不会变”。
第二,要全面判断金融科技对实体金融的影响。“我觉得,市场对这一点反映的不是很客观。”易会满说,不可能谁替代谁,也不可能你死我活。总体经过这五年时间的发展,现在的情况是各有定位,优势互补,是通过合作来共同推动金融业的创新发展,因为不管何种形态,尊重金融规律是硬道理,违反规律肯定受到惩罚。
第三,要全面客观判断资本及资产质量、净息差等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要素,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分析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要善于发现中国银行业经营环境的特有优势,实际上大家比较一下全球银行业,中国银行业的外部环境比世界上很多国家要好得多。
工行“易布斯”
从基层一路平步青云
现年54岁的易会满,在过去三十载的职业生涯中,几乎一直是在工商银行体系内摸爬滚打,从基层开始一步步历练,最终成为有着“宇宙行”之称的掌舵人。
公开资料显示,1984年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毕业的易会满加入央行,担任央行杭州市分行计划处计划员。同年,央行剥离商业银行职能,成立了工商银行,易会满也伴随着工商银行的成立于1985年初进入工行,担任工行杭州市分行计划处副处长,至此开启了在工行34年的从业生涯。
彼时工行刚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仅一年时间。作为“开山元老”的他,几乎见证了工行发展的每一步,从股改到上市,从经历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到近几年业绩普遍进入低迷期。
即使在2016年升任董事长后,易会满对于业务还是亲力亲为。一个可以佐证的例子是,每次工行业绩报告会的问答环节,大部分问题都会由他亲自回答。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几乎能涵盖媒体关心的所有问题,而他坦诚的态度也让媒体拉近了好感。
例如,在2018年中期业绩报告会上,易会满主动提到,在2013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银行还能保持这么低的不良率,导致外界对于银行是否真实全面的反映资产质量持怀疑态度。
他解释称,事实上,银行的低不良率是用巨大的财务成本换来的,以工行为例,在2015~2017年,工行花了2050亿元真金白银,共处置了6000亿元的不良贷款,才使得现在的资产负债表更加干净。
2015年3月,工行更是重磅发布其互联网金融战略,易会满在当天的发布会上,推开讲台,丢掉讲稿,走向舞台中央,以年轻人的口吻、互联网创业者的神情姿势,揭开了工行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的面纱,为此易会满还获得了“易布斯”的新称号。
如今,3年多时间已过,工行的e-ICBC已进入3.0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阶段,易会满解释称,所谓3.0是建立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基础上的新型智慧银行,目的在于打造金融服务生态圈,推进工行向智慧银行升级。
对于工行北京分行,在银行圈内一直流传着一个段子——四大行中,资产排名第二的建行与排名第一的工行之间就差了一个工行北京分行,足见其在工行体系内的份量。易会满在2005年-2008年担任工行北京分行行长期间,分行业绩排名一直不俗。据媒体报道,期间工行北京分行在存款、贷款、中间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业务指标均居北京地区银行同业第一位,这一优势一直保持至今。
逆袭者,是外界对易会满的一大评价。他不仅在而立之年就成为省分行行长,还能在担任北京分行行长三月有余就成为总行党委委员(高级管理层成员)。更让外界惊叹的是,2013年,易会满以排行第五的副行长身份,脱颖而出成为工行行长;三年后,易会满又从行长位置上再度一跃成为工行董事长,这种“内部提拔”的任命安排在国有大行中较为罕见,此前国有大行董事长多从监管部门中选拔而来。
现如今,担任“宇宙行”董事长仅两年有余的易会满再上一步,成为证监会主席。这一职位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谁来填补工行董事长的职位空缺?前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何去何从?这些问题同样引人关注。证券时报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对于下一任工行董事长人选,目前呼声较高的是从自央行“空降”,如在央行6位副行长中不乏有着丰富银行从业经历的人选。至于刘士余的下一站,大概率是供销总社。
“火山口”上的挑战
证监会主席一职,历来有“火山口”一说。
资本市场发展20多年来,中外经济形势的好赖都会在股市上有所反应,突发事件的牵扯都会让某个上市公司成为众矢之的,一丁点风吹草动、监管动向都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账户收益。与利益相关,证监会主席难以独善其身,其监管改革的步伐和松紧度往往要考虑到市场承受力和投资者保护,难以迈开大步却也不能只局限于政策的小修小补固步不前,市场瞬息万变,资本市场需要的是与时俱进的监管者,这让坐在火山口上的证监会主席们并不轻松,逆势前行、曲高和寡是常事。
易会满是证监会第九任主政者,在他之前,刘鸿儒、周道炯、周正庆、周小川、尚福林、郭树清、肖钢、刘士余皆为前辈。
在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易会满接任,难度不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交易制度,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推动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尽快落地”,这为下一阶段的资本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